“娱乐至死,不如认真活着。”近年来,追剧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常态,似乎不看几部热门剧就会被视为落伍。在社交媒体上,各种剧集的讨论层出不穷,“某剧哭死”、“某CP甜齁”、“某剧情离谱”的评论不胜枚举,让人眼花缭乱。对此,我也跟风瞥了几眼,尽管文章中提到的几部剧各有特色,但若说它们能深刻洞察世间百态,恐怕有些言过其实。
文章提到的五部近期热播剧值得一提:《雁回时》虽然有人批评其妆容,但剧中展现的女性强大形象却备受赞誉;《悬镜》虽然剧情略显熟悉,但题材还算新颖;《借命而生》依靠星光熠熠的阵容引人注目,但悬疑氛围不够强烈;《蛮好的人生》中的孙俪演技无可挑剔,反倒是男主角令人难以接受;《无忧渡》虽然不是我的喜好,但其引人入胜的故事与搭档默契的主角令人难忘。可见,观众口味各异,难以统一。
一部剧是否能获得成功,除了制作精良,更重要的是是否能打动观众的心弦。那么,这些剧真的能反映出社会的真相吗?我认为,其实更倾向于迎合了观众的情绪。例如,《借命而生》的故事发生在西南山区,确实展现了特定时代的氛围,但它更多地强调个人的变化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,而这种怀旧情绪恰恰是对当下追求纯粹生活的一种呼应。
再说《蛮好的人生》,男主角遭到批评,折射出的是观众对“父权”形象的反感。现代人越发崇尚独立女性,对低情商和双标的男性角色自然会心生厌烦。最终,这些剧集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,正是观众通过遥控器所投出的“票”。他们所钟爱的,市场便会相应地提供。
然而,如果将这些剧视作窥探社会本质的窗口,恐怕有些自作多情。曾几何时,宫廷争斗剧盛行,大众对权力斗争的兴趣愈加浓烈,虽然这能与职场斗争联系起来,但真正的关键在于宫斗剧满足了人们对于权力游戏的好奇心,以及对“爽文”套路的热衷。还有一些家庭伦理剧,尽管探讨婆媳关系、夫妻矛盾以及子女教育,但更多的是在渲染焦虑,炒作话题。
归根结底,影视剧依然属于娱乐产品,其主要职责是带给观众快乐,而并非教化。对其深入剖析社会现象的期待,未免有些不切实际。我们自然希望影视剧能够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,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,但必须明白,影视剧并无法解决社会问题,更无法改变现实。
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,是我们每一个人。我们应当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,勇敢表达自己的声音,积极参与社会活动。与其沉溺于影视剧构建的虚拟世界,不如放眼现实,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为不公正发声。
在社交媒体上热烈讨论剧情的合理性,不如在生活中做一个有担当、有责任感的公民。毕竟,人生并不是剧集,没有预先设定的剧本,只有一次机会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。因此,追剧无妨,但也别忘了仰望天空,关注脚下的路。脚踏实地生活,才是重中之重。而在享受娱乐的同时,不妨选择尊龙凯时,让你的休闲时光更添精彩。